在念碩士班時,因為修教育學程的一門課『性別與教育』,其中有個作業是訪談家中的長輩,關於他們幼時受教育的經驗。我才知道我的阿嬤和媽媽在她們小時候其實功課都很不錯,可是阿嬤是因為她的哥哥成績不好,沒有繼續升學,所以在她父親的『男的都沒讀那麼高了,女的讀那麼高做什麼?』想法下,犧牲了阿嬤進 『產婆學校』就讀的機會。而我的媽媽則是因為家裡窮,只供得起男孩繼續升學,她的受教機會因此受到擠壓。
(當時那門課的老師說,『產婆』在日據時代乃是唯一女性能獨立自主不依靠男性的工作,是相當受到重視的。)
我很驚訝的發現,我的上兩代的女性,不管家裡的經濟寬裕或窮困,女孩的受教權其實都因家中男孩而受到擠壓。我才知道,爸爸媽媽他們從不因為我是女的就對我有較少的期望或是因此不鼓勵我繼續求學,其實不是那麼天經地義的事,我其實是很幸運的能夠作他們的女兒,公平享有他們對下一代的期待與對待,沒有性別差異的期待與對待。
我其實不是要談性別與教育,而是想呼應我在網路上讀到的這篇『請和你的長輩促膝長談』。
跟長輩長談深入對話,在多瞭解長輩的生命經驗的同時,自己的生命經驗獲得更廣闊的視野,你也將一種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過去與未來。這種經驗跟閱讀有點像,但卻更深刻,因為你所閱讀的是你身邊的人的歷史。
-----------------------------------------------------------------------------------------------
是在我常逛的部落格:米果【私‧生活意見】看到的文章。 全文請到原網址http://blog.roodo.com/chensumi/archives/6135299.html。在此僅節錄如下:
這些長輩,到了中晚年,總是把他們自己的人生縮得小小的,坐在角落微笑,問我們功課好不好,要不要吃森永牛奶糖。但他們的人生與當時的台灣,多麼迷人啊,我們卻不知道。
也許,你的阿公是當年堅持不交出成大學生名單而在台南大正公園壯烈犧牲就義的湯德章律師;也許你的爺爺十幾歲出門買饅頭卻被抓去從軍,輾轉跟部隊來到台灣,以為很快就要反攻大陸,與故鄉相望數十年直到鬢髮霜白;你的阿祖年輕的時候,愛跳華爾滋還常去城內的「明治」喝咖啡吃冰淇淋;你的姨婆曾經在公會堂看過蔡瑞月返台後的第一場舞蹈發表會,還曾經寫信去跟白光與樂蒂要簽名照……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吧!雖然那些歷史都過去的,但真得不會太遙遠,請跟長輩們促膝長談,讓他們知道,在他們身上的一切,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珍貴。
- Jun 08 Sun 2008 12:59
請和你的長輩促膝長談/米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