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轉寄文章,應該是用翻譯軟體自簡體中文翻成繁體中文的,我目前找到的來源是『中國經濟學人』(China Economist) 網站上的文章,但不知是否這是作者最初發表此文之處。
總之,參考一下對岸的觀點,順便瞭解一下毒奶粉怎麼開始的。
作者是『端宏斌』,原文章標題為:『毒奶粉事件本质是三农问题』(毒奶事件本質是三農問題)。
原文(簡體中文)請參考: http://chinaeconomist.org/archives/292.html
請看我將之變成粗體字的部分:『有人認為加強監管就能杜絕這類事情,這基本上是幻覺,造假是一種群眾智慧,現在比三聚氰胺更加先進的造假方法層出不窮,你怎麼去監管,』
只能說:很驚人。
要如何遠離這些不應該出現在食物中的有毒工業原料呢?完全禁止中國食物進口有可能嗎?
瞭解一下"毒奶粉"的來源
三聚氰胺
在食品的制作過程中需要檢查蛋白質的含量,業界常常使用'凱氏定氮法'來 間接測量,這是通過檢測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如果食品中的氮含量越高,那麼檢測出來蛋白質含量也會越高,好在這個蛋白精的 氮含量極高,因此只要添加一點點,立刻可以大幅度提高蛋白質含量,與此同時,再往食品中摻水,檢測儀器就被順利蒙蔽了。換句話說,蛋白精是為了掩蓋牛奶摻 水用的。 最 初,奶農只是往牛奶裡摻水,但這很容易被發現,於是奶農往牛奶裡摻入牛尿,因為尿裡含有尿素,氮含量也很高,可以騙過儀器檢測,後來發現收集牛尿比較費 事,於是就直接把化肥尿素摻進去,不久之後被收奶站發現了,收奶站開始檢查牛奶裡的尿素含量,此路不通怎麼辦呢?就有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他們發現現 有的儀器設備很難檢測蛋白精,不是說不能檢測,而是說檢測的成本比較高。很快,蛋白精這東西在全國范圍內蔓延開了,即使是現在,你去阿裡巴巴網站上搜索一 下,你還能發現很多賣家呢,下面是截圖。 純 粹用牛奶生產奶粉的成本比較高,三鹿為了降低成本,會用一些較便宜的廉價大豆蛋白粉添加進去,而那些生產廉價大豆蛋白粉的廠家,也添加了三聚氰胺,這回可 好,收來的牛奶裡含有蛋白精,自己添加的大豆蛋白粉裡還是有蛋白精,這成品中的蛋白精含量之高可見一斑。再加上嬰兒只吃奶粉,大量的蛋白精攝入,即使想不 生病也難。說到這裡我們發現,原來'結石兒'和'大頭娃'其實是一回事,前者用工業廢料冒充蛋白質,而後者是幹脆不含蛋白質,為什麼這些人就和蛋白質過不去呢?道理很簡單,消費者太窮,使得他們無法接受高價貨,例如大頭娃吃的毒奶粉只有8塊多一包,而結石兒吃的奶粉也只有18塊一包,成本都不止這點,如果? ㄟ粥笠棓蝏臗??C 參考資料 http://ipencil.org/ablog/?p=1221
有人認為加強監管就能杜絕這類事情,這基本上是幻覺,造假是一種群眾智慧,現在比三聚氰胺更加先進的造假方法層出不窮,你怎麼去監管,基本上任何一種造假手段只有在產生嚴重後果之後才會有政府來關心一下。還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道德敗壞,所以總是作假,但這類道德說教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你即使能夠証明中國人確實道德敗壞,那你打算怎麼去解決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去認識問題,而唯有經濟學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毒奶粉的本質是農村消費者太窮了,因此他們只能接受8-18塊 錢的奶粉,這結果就是留給生產商的利潤太微薄,使得生產商只能向供應商壓價,而隨著農產品和石油價格的普遍上漲,供應商的成本越來越高,一邊是成本水漲船 高,一邊是客戶拼命壓價,在這種情況下,誰不作假誰就是傻子。更何況這些小供應商本就是家庭式作坊,根本也沒有品牌可言,他們要作假是毫無顧忌的。有趣的 是,這些小供應商通常也是農民,也就是說,農民收入太低,使得他們沒能力消費,沒能力消費又使得其他農民的收入太低,只得靠作假來提高收入,如此惡性循 環。
為什麼蛋白精主要是中國人在用,美國人幾乎不用呢?那是因為中國的食品價格被故意限制,中國人極端恐懼CPI,看到這東西上漲就如見到洪水猛獸一般,政府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限制食品價格上漲。政府完全可以限制一碗牛肉面不能超過4塊錢,但你就別指望碗裡還能有多少牛肉給你吃了,即使你真吃到了牛肉,說不定這只是'牛肉精'罷了。即使在國際糧價大跌的現在,中國的糧價也遠低於國際。
中 國的農民不僅補貼城裡人,還在補貼全世界,一旦有些人呼吁說要提高糧價給農民實際的好處,立刻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處 的,所以還不如不提高。由此看來,所謂的城裡人以及城裡人的媒體是多麼的虛偽,他們常常口口聲聲要幫助農民,可一說到要提高糧價,立刻覺得自己的奶酪被人 動了,馬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然後想出各種辦法來証明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有什麼好處。
城 裡人當然可以這麼想,但他們吃的是什麼就由不得自己了,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 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幾乎每個人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莫名其妙去吃這種和食品毫無關系的工業原料,可悲嗎? |